定时器0有四种工作方式:方式0:13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1:16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2:8位可重装载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3:两个单独8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定时器1只有三种方式,同上面三种
标准8051单片机内部有2个定时器/计数器 分别是T0和T1。每个定时器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13位定时计数方式,最大计数值为2^13=8192,定时8192个机器周期。1:16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2:8位可重装载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3:两个单独8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定时器1只有三种方式,同上面三种。
要讲定时离不开中断,两者结合使用的。定时计数器主要用到TMOD工作模式寄存器,TCON定时器的控制寄存器,EA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P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88H)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51单片机的定时器用作定时方式是一个时钟周期加1。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51单片机的定时器用作定时方式是由内部时钟频率定时,一个时钟周期加1。51单片机是对兼容英特尔805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5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测控、通信设备中,因为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内部结构相对简单,所以国内许多高校用其进行单片机入门教学。
原理: 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实质上就是一个加1计数器,其控制电路受软件控制、切换。 当定时器/计数器为定时工作方式时,计数器的加1信号由振荡器的12分频信号产生,即每过一个机器周期,计数器加1,直至计满溢出为止。
显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与系统的振荡频率有关。因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所以计数频率fcount=1/12osc。
两个字节最大数据为65536(十进制),或者0FFFFH(十六进制)
高字节为TH0=(65536-X)/256,就是除以256后的整数部分;
低字节为TL0=(65536-X)%256,减去高字节后余下的部分;
定时/计数器
定时/计数器T0和T1分别是由两个8位的专用寄存器组成,即定时/计数器T0由TH0和TL0组成,T1由TH1和TL1组成。此外,其内部还有2个8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TMOD负责控制和确定T0和T1的功能和工作模式,TCON用来控制T0和T1启动或停止计数,同时包含定时/计数器的状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定时器中断
导语:单片机,其实就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中的芯片,而单片机的定时器是一个电子元件,它是一个稳定的计数器,是由单片机本身提供的。它也是单片机上的一个连接部件,可以用来编程。定时器还有一个功能显而易见就是可以用来定时,同时,它也可以用来统计一些脉冲信号。下面就来介绍下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的相关内容。
定时器的结构
定时器是由两个寄存器组成的,其中一个寄存器是用来确定计数器的工作形式和功能的,另外一个计时器是用来控制单片机的启动和停止的,同时它也是设置溢出的一个标志。
计数过程
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即FFFFH)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出使TCON中TF0或TF1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数值已满。
定时应用
用作定时器:此时设置为定时器模式,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t 。
计数运用
用作计数器:此时设置为计数器模式,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每来一个外部脉冲,计数器加1。但单片机对外部脉冲有基本要求:脉冲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都必须大于1个机器周期。
定时器的使用
定时器的使用主要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是要打开中断的可以允许的位置,主要是对IE寄存器的控制,然后选择定时器的工作的形式,定时器的一个格式是TMOD的形式,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计数的方式是十三位加一的形式,第二种是十六位加一的计数器,第三种的定数器被分解成两部分,一个是八位的寄存器,另外一个是八位的计数器。第三步就是要为定时器进行赋值,首先定时器的初值是等于计数器模值减去计数器记满的招满值,而定时器的初值是等于模值减去预定时的时间与单片机时钟周期的十二倍。接下来就是启动计时器,当TRO为0的时候,停止TO开始计数,而TRO值为1的时候,就启动TO进行计数。当TFO为0的时候,没有TO的中断,这时是没有硬件复位,而当值为1的时候有TO溢出中断的情况。当TR1为0的时候,停止TI进行计数,而值为1的时候开启T1进行计数。
当TF1为0的时候,没有T1的中断,为1 的时候会出现T1的溢出中断情况。当IE1的值为0的时候时,出现硬件的复位而当其值为1的时候出现中断。当IT1的值为0的时候INT1出现电平触发的情况,也就是软件复位,而当值为1的时候,INT1的负边沿会出现触发的情况。当IE0的值为0时会出现硬件复位,而当IEO的值为1的时候,INT0上会有中断的情况。当 IT0的值为0时,INT0会发生电平触发,也就是软件复位,同时INT0的负边沿触发。最后一步就是计数器中断入口程序。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方式0为13位计数,由TL0的低5位(高3位未用)和TH0的8位组成TL0的低5位溢出时向TH0进位,TH0溢出时,置位TCON中的TF0标志,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方式1的计数位数是16位,由TL0(TL1)作为低8位、TH0(TH1)作为高8位,组成了16位加1计数器 。
方式2为自动重装初值的8位计数方式。
在方式2下,当计数器计满255(FFH)溢出时,CPU自动把TH 的值装入TL中,不需用户干预。因此特别适合于用作较精确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方式3只适用于定时器/计数器T0,定时器T1方式3时相当于TR1=0,停止计数。
工作方式3将T0分成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和TH0 。
总而言之,定时器的使用可以为单片机的功能增加一些性能上的增强。所以,合理的运用定时器将会帮助我们使用单片机。以上就是有关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片机定时器的设置步骤为:
1、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共4种工作方式,两种模式(计数器/定时器)。比如:
MOV TMOD,#01;设置定时器0位定时器模式,工作方式1
2、根据定时时间赋初值。比如定时10毫秒,那么如果12M晶振的话是10000个机器周期。定时器是溢出申请中断,所以用溢出值减去定时周期为初值。
MOV TH0,#HIGH(65536-10000)
MOV TL0,#LOW(65536-10000)
3、开启中断、定时器。
SETB ET0
SETB EA
SETB TR0
一般我们用定时器来做计时器,实现时间得加。每次中断发生,用一个变量自增来判断时间是否到1S,到了之后清零这个变量,另一个时间变量自增来作时间得增加。现在就是要把这个自增的时间变量改为自减,判断当小于0时,又赋初值,然后继续自减判断。
①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②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③ 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
应用分类
单片机作为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根据目前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单片机大致可以分为通用型/专用型、总线型/非总线型及工控型/家电型。
①通用型/专用型
这是按单片机适用范围来区分的。例如,80C51是通用型单片机,它不是为某种专用途设计的;专用型单片机是针对一类产品甚至某一个产品设计生产的,例如为了满足电子体温计的要求,在片内集成ADC接口等功能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
②总线/非总线型
这是按单片机是否提供并行总线来区分的。总线型单片机单片机普遍设置有并行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用以扩展并行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行口与单片机连接,另外,许多单片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口集成一片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行扩展总线,大大减省封装成本和芯片体积,这类单片机称为非总线型单片机。
③控制型/家电型
这是按照单片机大致应用的领域进行区分的。一般而言,工控型寻址范围大,运算能力强;用于家电的单片机多为专用型,通常是小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口集成度高。 显然,上述分类并不是惟一的和严格的。例如,80C51类单片机既是通用型又是总线型,还可以作工控用。
单片机做定时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耐心阅读,谢谢。
本文标签:单片机做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