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跟电脑有通信,与单片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讯方法是一样的,一般以串口形式通讯。
当然可以通过 转换,单片机 与 电脑、手机等设备都可以通讯(如用WIFI模块进行网络通讯)
现在有ESP8266wifi模块与单片机串口连接,手机APP、电脑 就可以直接控制 单片机。
附件是多个单片机之间的通讯 仿真实例。
你是触摸屏跟PLC通讯,还是跟自己设计准备开发的51单片机进行通讯,
假如你的触摸屏准备跟一单片机进行通讯,那么请将触摸屏设为MODBUS主站(触摸屏是主,单片机是SLAVE),并且设置好通讯用的波特率,位宽,及奇偶校验,是MODBUS
RTU
还是ASCII等通讯参数.如你触摸屏内没有选项选择MODBUS
master,也可以选择采用MODBUS通讯的PLC(比如台达PLC普便采用的是MODBUS
ASCII协议)进行通讯,然后好好的编你的上位机画面及单片机程序吧.
假如你的触摸屏是和PLC通讯,请看触摸屏手册.
在此忠告,请在提问题之前,希望你能够先仔细的看看触摸屏手册及MODBUS协议.然后提相关问题!
点击此处下载
ourdev_504706.pdf(文件大小:420K)
(原文件名:MODBUS协议.pdf)
有两种方法与PC通信:
1,加接一个USB转串口的硬件设备(网上很容易买到),这样既解决了数据线的连接又解决了单片机供电问题,但PC端可能需要安装USB驱动,而且要碰运气,往往因USB驱动问题无法一次成功;
2,通过RS232接口与PC通信,当然也少不了硬件支持,自己做或到网上买一RS232模块,步骤1:将模块9针D型接口连接至电脑COM1或COM2,按模块的标注将RXD和TXD及公共地连接至单片机相关电路,步骤2:通过PC端USB接口取电并连接至单片机相关电路,USB接口的PIN1通常为VCC(正电源端)PIN4通常为GND(负电源端)。这样做可能麻烦一些,但一次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
如果你的电脑硬件配置中没有RS232接口的COM1或COM2,那你只能采用第1种方法了。
实现单片机和PC机进行SPI通讯方法:
1:电路设计
设计的电路,利用两片AT89C52芯片,一片做为发送模块,一片做为接收模块。分别编写发送和接收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受。通过LED显示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的波形。
2:编写程序
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及题目要求分别编写数据发送程序和数据接收程序。 ①:数据发送程序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
//--------------------------- #include REG52.H
#includeSTDIO.H
//--------------------------- sbit SPICLK = P1^0; //时钟信号 sbit MOSI = P1^1; //主器件数据输出,从器件数据输入 sbit MISO = P1^2; //主器件数据输入,从器件数据输出
sbit SS = P1^3; //从器件使能信号
void Dat_Transmit(uchar dat) //发送数据程序
{ uchar i,datbuf;
datbuf=dat;
SS=1; while(SS){;} for(i=0;i8;i++) {
while(SPICLK){;} if(datbuf0x80) MISO=1; else
MISO=0;
datbuf=(datbuf1); while(~SPICLK){;}
}
}
void main(void)
{ uchar i; while(1) {
for(i=0;i10;i++) {
Dat_Transmit(i);
}
}
}
②:数据接收程序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
//--------------------------- #include REG52.H
#includeSTDIO.H
//--------------------------- sbit SPICLK = P1^0; //时钟信号 sbit MOSI = P1^1; //主器件数据输出,从器件数据输入 sbit MISO = P1^2; //主器件数据输入,从器件数据输出 sbit SS = P1^3; //从器件使能信号
//--------------------------- void Nop(void)
{ ;
}
void Delay(uchar t) { while(t--){;}
}
uchar Data_Receive(void) //数据接收程序
{ uchar i,dat=0,temp; bit
bt;
SPICLK=1; MISO=1; SS=0;
//选中器件
Nop(); Nop();
for(i=0;i8;i++) { SPICLK=1;
Nop()
Nop(); Nop(); SPICLK=0; Nop(); Nop();
bt=MISO; if(bt)
temp=0x01;
else
temp=0x00;
dat=(dat1);
dat=(dat|temp);
}
SS=1; SPICLK=1;
return dat;
}
void main(void)
{ uchar exdat; uchar i=0;
uchar code
table[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 P2=0;
while(1) { exdat=Data_Receive(); P0=table[exdat];
for(i=0;i200;i++)
Delay(200);
}
}
3:电路仿真
将数据发送程序生成的HEX文件载入到发送数据的模块,将数据接收程序生成的HEX文件载入到接收数据的模块。在输出端口连接LED灯等到输出信息,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4:SPI总线简介
SPI (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串行外设接口) 总线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接口技术。SPI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允许MCU(微控制器)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数据交换。外围设备包括FLASHRAM、A/ D 转换器、网络控制器、MCU 等。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其工作模式有两种:主模式和从模式。SPI是一种允许一个主设备启动一个从设备的同步通讯的协议,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也就是SPI是一种规定好的通讯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占用端口较少,一般4根就够基本通讯了(不算电源线)。同时传输速度也很高。一般来说要求主设备要有SPI控制器(也可用模拟方式),就可以与基于SPI的芯片通讯了。
利用SPI总线可在软件的控制下构成各种系统。如1个主MCU和几个从MCU、几个从MCU相互连接构成多主机系统(分布式系统)、1个主MCU和1个或几个从I/O设备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等。在大多数应用场合,可使用1个MCU作为主控机来控制数据,并向1个或几个从外围器件传送该数据。从器件只有在主机发命令时才能接收或发送数据。其数据的传输格式是高位(MSB)在前,低位(LSB)在后。
当一个主控机通过SPI与几种不同的串行I/O芯片相连时,必须使用每片的允许控制端,这可通过MCU的I/O端口输出线来实现。但应特别注意这些串行I/O芯片的输入输出特性:首先是输入芯片的串行数据输出是否有三态控制端。平时未选中芯片时,输出端应处于高阻态。
若没有三态控制端,则应外加三态门。否则MCU的MISO端只能连接1个输入芯片。其次是输出芯片的串行数据输入是否有允许控制端。因为只有在此芯片允许时,SCK脉冲才把串行数据移入该芯片;在禁止时,SCK对芯片无影响。若没有允许控制端,则应在外围用门电路对SCK进行控制,然后再加到芯片的时钟输入端;当然,也可以只在SPI总线上连接1个芯片,而不再连接其它输入或输出芯片。
SPI接口是在CPU和外围低速器件之间进行同步串行数据传输,在主器件的移位脉冲下,数据按位传输,高位在前,低位在后,为全双工通信,数据传输速度总体来说比I2C总线要快,速度可达到几Mbps。
5:SPI总线工作原理
SPI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SPI有三个寄存器分别为:控制寄存器SPCR,状态寄存器SPSR,数据寄存器。外围设备、网络控制器、LCD显示驱动器、A/D转换器和MCU等。
接口包括以下四种信号:
(1)MOSI – 主器件数据输出,从器件数据输入;
(2)MISO – 主器件数据输入,从器件数据输出;
(3)SCLK – 时钟信号,由主器件产生;
(4) SS –从器件使能信号,由主器件控制,有的IC会标注为CS(Chip select)。 在点对点的通信中,SPI接口不需要进行寻址操作,且为全双工通信,显得简单高效。
在工业控制中经常需要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或者修改运行参数。触摸屏能够直观、生动地显示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而且通过触摸屏画面可以直接修改系统运行参数,人机交互性好。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工控领域中,与触摸屏配合,可组成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触摸屏和单片机通信,需要根据触摸屏采用的通信协议为单片机编写相应的通信程序。Modbus协议是美国Modicon公司推出的一种有效支持控制器之间以及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本文以AT89S51单片机和广州易显科技有限公司的HMImaker触摸屏为例,介绍其通信程序的开发过程。
一、系统结构
实现触摸屏与单片机的通讯,主要是解决通讯协议的问题。本文使用开放的Modbus通讯协议,以触摸屏作主机(Master),单片机作从机(Slaver)。HMImaker触摸屏本身支持Modbus通讯协议,只要单片机按照Modbus协议进行收发数据,就可以进行通信了。触摸屏与单片机之间采用RS-232或者RS-485标准接口直接连接,传输速率设置为9600bps。图1为该系统的电路图。
单片机如何和人机界面通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您花时间阅读,谢谢。
本文标签:单片机如何和人机界面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