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51是2个,52以上是3个,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型号连PWM都算上就另说了。
16位计数器最大可以计到65535,再计数一次就溢出了。所以计数范围是:
0000H~FFFFH,也就是0~65535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提及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
由于单片机对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软件还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它是除了二进制机器码以上最低级的语言了,既然这么低级为什么还要用呢?很多高级的语言已经达到了可视化编程的水平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片机没有家用计算机那样的CPU,也没有像硬盘那样的海量存储设备。一个可视化高级语言编写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个按钮,也会达到几十K的尺寸!对于家用PC的硬盘来讲没什么,可是对于单片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单片机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须很高才行,所以汇编虽然原始却还是在大量使用。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拿到家用PC上来运行,家用PC的也是承受不了的。
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象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
1.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
2.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家用电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从电饭褒、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彩电、其他音响视频器材、再到电子秤量设备,五花八门,无所不在。
4.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的单片机普遍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从手机,电话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
5.单片机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医用设备中的用途亦相当广泛,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等。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单片机学习:
目前,很多人对汇编语言并不认可。可以说,掌握用C语言单片机编程很重要,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的效率。不过初学者如果不了解一下单片机的汇编语言,在单片机领域是比较致命的。如果不考虑单片机硬件资源,在KEIL中用C胡乱编程,结果只能是出了问题无法解决!可以肯定的说,最好的C语言单片机工程师都是从汇编走出来的编程者因为单片机的C语言虽然是高级语言,但是它不同于台式机个人电脑上的VC++什么的单片机的硬件资源不是非常强大,不同于我们用VC、VB等高级语言在台式PC上写程序毕竟台式电脑的硬件非常强大,所以才可以不考虑硬件资源的问题。
1、硬件仿真图
硬件部分比较简单,当键盘按键按下时它的那一行、那一列的端口为低电平。因此,只要扫描行、列端口是否都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键被按下。
2、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要思想是:将按键抽象为字符,然后就是对字符的处理。将操作数分别转化为字符串存储,操作符存储为字符形式。然后调用compute()函数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具体程序及看注释还有流程图。
3、Altium Designer画的PCB图
4、程序源代码
#include reg51.h#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operand1[9], operand2[9];
uchar operator;
void delay(uint);
uchar keyscan();
void disp(void);
void buf(uint value);
uint compute(uint va1,uint va2,uchar optor);
uchar code table[] = {0xc0,0xf9,0xa4,0xb0,0x99,
0x92,0x82,0xf8,0x80,0x90,0xff};
uchar dbuf[8] = {10,10,10,10,10,10,10,10};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uchar keyscan()
{
uchar skey;
P1 = 0xfe;
while((P1 0xf0) != 0xf0)
{
delay(3);
while((P1 0xf0) != 0xf0)
{
switch(P1)
{
case 0xee: skey = '7'; break;
case 0xde: skey = '8'; break;
case 0xbe: skey = '9'; break;
case 0x7e: skey = '/'; break;
default: skey = '#';
}
while((P1 0xf0) != 0xf0)
;
}
}
P1 = 0xfd;
while((P1 0xf0) != 0xf0)
{
delay(3);
while((P1 0xf0) != 0xf0)
{
switch(P1)
{
case 0xed: skey = '4'; break;
case 0xdd: skey = '5'; break;
case 0xbd: skey = '6'; break;
case 0x7d: skey = '*'; break;
default: skey = '#';
}
while((P1 0xf0) != 0xf0)
;
}
}
P1 = 0xfb;
while((P1 0xf0) != 0xf0)
{
delay(3);
while((P1 0xf0) != 0xf0)
{
switch(P1)
{
case 0xeb: skey = '1'; break;
case 0xdb: skey = '2'; break;
case 0xbb: skey = '3'; break;
case 0x7b: skey = '-'; break;
default: skey = '#';
}
while((P1 0xf0) != 0xf0)
;
}
}
P1 = 0xf7;
while((P1 0xf0) != 0xf0)
{
delay(3);
while((P1 0xf0) != 0xf0)
{
switch(P1)
{
case 0xe7: skey = '$'; break;
case 0xd7: skey = '0'; break;
case 0xb7: skey = '='; break;
case 0x77: skey = '+'; break;
default: skey = '#';
}
while((P1 0xf0) != 0xf0)
;
}
}
return skey;
}
void main()
{
uint value1, value2, value;
uchar ckey, cut1 = 0, cut2 = 0;
uchar operator;
uchar i, bool = 0;
init:
buf(0);
disp();
value = 0;
cut1 = cut2 = 0;
bool = 0;
for(i = 0;i 9;i++)
{
operand1[i] = '\0';
operand2[i] = '\0';
}
while(1)
{
ckey = keyscan();
if(ckey != '#')
{
if(isdigit(ckey))
{
switch(bool)
{
case 0:
operand1[cut1] = ckey;
operand1[cut1+1] = '\0';
value1 = atoi(operand1);
cut1++;
buf(value1);
disp();
break;
case 1:
operand2[cut2] = ckey;
operand2[cut2+1] = '\0';
value2 = atoi(operand2);
cut2++;
buf(value2);
disp();
break;
default: break;
}
}
else if(ckey=='+'||ckey=='-'||ckey=='*'||ckey=='/')
{
bool = 1;
operator = ckey;
buf(0);
dbuf[7] = 10;
disp();
}
else if(ckey == '=')
{
value = compute(value1,value2,operator);
buf(value);
disp();
while(1)
{
ckey = keyscan();
if(ckey == '$')
goto init;
else
{
buf(value);
disp();
}
}
}
else if(ckey == '$')
{ goto init;}
}
disp();
}
}
uint compute(uint va1,uint va2,uchar optor)
{
uint value;
switch(optor)
{
case '+' : value = va1+va2; break;
case '-' : value = va1-va2; break;
case '*' : value = va1*va2; break;
case '/' : value = va1/va2; break;
default : break;
}
return value;
}
void buf(uint val)
{
uchar i;
if(val == 0)
{
dbuf[7] = 0;
i = 6;
}
else
for(i = 7; val 0; i--)
{
dbuf[i] = val % 10;
val /= 10;
}
for( ; i 0; i--)
dbuf[i] = 10;
}
void disp(void)
{
uchar bsel, n;
bsel=0x01;
for(n=0;n8;n++)
{
P2=bsel;
P0=table[dbuf[n]];
bsel=_crol_(bsel,1);
delay(3);
P0=0xff;
}
}
扩展资料:
PROTEUS 是单片机课堂教学的先进助手
PROTEUS不仅可将许多单片机实例功能形象化,也可将许多单片机实例运行过程形象化。前者可在相当程度上得到实物演示实验的效果,后者则是实物演示实验难以达到的效果。
它的元器件、连接线路等却和传统的单片机实验硬件高度对应。这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单片机实验教学的功能,例:元器件选择、电路连接、电路检测、电路修改、软件调试、运行结果等。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就业的重要实践环节。由于PROTEUS提供了实验室无法相比的大量的元器件库,提供了修改电路设计的灵活性、提供了实验室在数量、质量上难以相比的虚拟仪器、仪表,因而也提供了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创造精神的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许多设计部门重要的前期设计手段。它具有设计灵活,结果、过程的统一的特点。可使设计时间大为缩短、耗资大为减少,也可降低工程制造的风险。相信在单片机开发应用中PROTEUS也能茯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使用Proteus 软件进行单片机系统仿真设计,是虚拟仿真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及仿真软件的操作能力;
在单片机课程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们使用 Proteus 开发环境对学生进行培训,在不需要硬件投入的条件下,学生普遍反映,对单片机的学习比单纯学习书本知识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提高。
实践证明,在使用 Proteus 进行系统仿真开发成功之后再进行实际制作,能极大提高单片机系统设计效率。因此,Proteus 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rotues
读出51单片机T0计数器的计数值,并存到内部RAM的(31H)(30H)中,这很简单,用两条指令就行。
MOV 30H,TL0
MOV 31H,TH0
例如:
MOV A,30h
CJNE A,#10,LOOP
MOV 31H,#1 ;A=10
JMP EXIT
LOOP:
JNC LOP1 ;CY=0,理解为没借位
MOV 31H,#3 ;有借位A<10
JMP EXIT
LOP1: MOV 31H,#2 ;没借位A>shu10
EXIT:JMP $ ;踏步
扩展资料:
计数值(离散数据、定性数据、属性数据)是指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数据,一般表现为正整数。
计数值不符合连续标准的任何测量。如:特性和属性;物体的数量;设备编号等。
注:计数值可分分为计件值和计点值。
计量值(连续数据、定量数据)是指可以用测量量具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性的数据。
计量值是无穷可分或连续变量。如:距离、重量、时间、温度、电流、高度、分贝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数值
8051有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其中定时作用是指对单片机(
内部时钟
)脉冲进行计数,而计数器作用是指对单片机(
外部事件
)脉冲进行计数。
单片机书上应该有,这个就是一个基本概念,能理解那个意思就行了
16位单片机计算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耐心阅读,谢谢。
本文标签:16位单片机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