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2438 5004
KEROS加密芯片——品牌直销 | 免费样品 | 技术支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正文 资讯中心

单片机绪论

htxw 2023-03-14 资讯中心 10 ℃

单片机摘要怎么写?

摘 要

LCD液晶显示已经是人机界面的关键技术。本文对基于单片机的LCD液晶显示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本课题的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完成的功能。本系统是以单片机的基本语言C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51的编程语言常用的有二种,一种是汇编语言,一种是C 语言。汇编语言的机器代码生成效率很高但可读性却并不强,复杂一点的程序就更是难读懂,而C 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机器代码生成效率和汇编语言相当,但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却远远超过汇编语言,而且C 语言还可以嵌入汇编来解决高时效性的代码编写问题。对于开发周期来说,中大型的软件编写用C 语言的开发周期通常要小于汇编语言很多。综合以上C 语言的优点,我在学习时选择了C 语言指令的执行速度快,节省存储空间。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使硬件在软件的控制下协调运作。正文中首先简单描述系统硬件工作原理,且附以系统硬件设计框图,并介绍了单片机微处理器的发展史,论述了本次毕业设计所应用的各硬件接口技术和各个接口模块的功能及工作过程, 并具体描述了AT89C51 AMPIRE128×64接电路接口的软、硬件调试。其次阐述了程序的流程和实现过程。本文撰写的主导思想是软、硬件相结合,以硬件为基础,来进行各功能模块的编写。

最后对我所开发的用单片机实现LCD液晶显示器控制原理的设计思想和软、硬件调试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单片机,微处理器,LCD,89C51,AMPIRE128×64

Abstract

The LCD manifestation has been the key technique of the an-machine interface. This text to basic proceeded the research in Micro Controller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trol system. Introduced the lesson a background of this lesson and study meaning and finished functions in introduction first. This system edits collected materials the language to proceed with single the basic language of a machine the software designs, the instruction carries out the speed quick, save memory. For the sake of easy to expand with the design adoption mold a logic for turning construction, making procedure designing relation that change, software more shorter and more easier to understand. Make hardware control in software descended to moderate the operation.

The text inside describes the system hardware work principle in brief first, and attach with the system hardware design frame diagram, combine development history that introduced the single a machine microprocessor, discuss this graduate design a function for applied each hardware connecting a people the technique connects with each one a mold piece and work processes, combine to describe in a specific way 89C51, and the AMPIRE128×64 circumscribes the electric circuit connects oscular and soft, the hardware adjusts to try. Expatiated the process of the procedure the next in order with realizes process. Develop to me finally of use the single a machine realizes the design thought that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LCD control principle with soft, the hardware adjusted to try to make the detailed treatise.

Key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microprocessor,LCD,89C51,AMPIRE128×64

跪求单片机课程设计 要完全呦

题 目: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目 录

一、设计目的

二、程设计具体要求

三、单片机发展简史

四、8051单片机系统简介

五、80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简介

六、程序电路

七、程序流程

八、程序代码

九 实验总结-要求写出完整的论文以及心得体会

十 参考资料及小结

原 文 : 一.目的

1.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8051单片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相关外围芯片的外特性,控制方法。

3.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以单片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表关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4. 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逐步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5. 通过完成一个包括电路设计和程序开发的完整过程,使学生了解开发一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全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应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体要求

a) 原理图设计。

1. 原理图设计要符合项目的工作原理,连线要正确,端了要不得有标号。

2. 图中所使用的元器件要合理选用,电阻,电容等器件的参数要正确标明。

3. 原理图要完整,CPU,外围器件,扩器接口,输入/输出装置要一应俱全。

b) 程序调计

1. 根据要求,将总体项能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2. 根据总体要求及分解的功能模块,确定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设直出完整的程序流程图。

c) 程序调试将设计完的程序输入,汇编,排除语法错误,生成*OBJ文件。

1. 按所设计的原理图,在实验平台上连线,检查无误。

2. 将汇编后生成的*OBJ文件传送到实验装置的,执行该程序,检查该程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若未达到,修改程序,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d) 说明书

1. 原理图设计说明

简要说明设计目的,原理图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功能及在图中的作用,各器件的工作过程及顺序。

2. 程序设计说明

对程序设计总体功能及结构进行说明,对各子模块的功能以及各子模块之间的关系作较详细的描述。

3. 画出工作原理图,程序流程图并给出程序清单。

目前,单片机已广泛应用到图民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成为测控技术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下面介绍一本单片机课程设计的好书,介绍了很多实例有兴趣者可以去买哦,价格不贵【图书目录】 - 80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教材

第1章 绪论

1.1 课程设计所需硬件工具

1.2 专题制作所需软件使用工具

1.3 8051程序开发测试平台

1.4 使用免费汇编编译器

1.5 89CXX烧录模拟器操作实例

1.6 自制8051微电脑单板IO51

1.7 IO51操作实例

1.8 以Windows98 工作模式结合DOS模式来执行

第2章 8051单片机课程设计中的基本软硬件设计

2.1 8051各种基本的硬件设计

2.2 工作指示灯LED

2.3 8051延迟时间计算

2.4 基本按键设计

2.5 建立8051通信接口

2.6 简易8051调试界面

2.7 压电喇叭测试

2.8 键盘扫描

2.9 扫描控制七段显示器

2.10 LCD接口控制

2.11 8051定时器模式的工作

2.12 定时器模式0测试

2.13 定时器模式1测试

2.14 定时器模式2测试

2.15 以定时器产生各种频率的声音

2.16 以定时器演奏—段旋律

第3章 带单片机的LCD时钟

第4章 定时闹铃

第5章 定时闹铃LCD

第6章 音乐倒数定时器

第7章 密码锁控制

第8章 可存储式电子琴

第9章 8051八音盒

第10章 红外线遥控器研究

10.1 红外线遥控器动作原理

10.2 如何观察红外线遥控器信号

10.3 红外线遥控器译码功能说明

第11章 红外线家电遥控

第12章 8051伺服机控制

12.1 伺服机工作原理及改装

第1.3章 8051伺服车控制

13.1 功能说明

13.2 伺服车组装及实验

第14章 红外线遥控伺服车

14.1 功能说明

14.2 遥控伺服车组装及实验

14.3 控制电路

14.4 控制程序

第15章 无线电家电遥控

15.1 功能说明

15.2 遥控编码解码控制

第16章 8051声控设计

16.1 声控基本知识介绍

16.2 系统组成

16.3 声控模块介绍

16.4 基本控制电路

16.5 基本控制程序

16.6 声控课题设计

附录H 如何使用KEIL 8051开发系统汇编和编译程序及调试

附录I EPM89 890XX烧录模拟器特性

附录J 1051 8051 10控制板特性

附录K VCMM声控模块特性

附录L IO51控制板完整电路图

附录M 需要从网站下载的相关资料的使用说明

附录N 硬件接口板版权声明及如何订购

附录A 简易稳压电源制作

附录B 本书实验所需软硬件工具及零件

附录C 8051内部控制寄存器介绍

附录D 8051指令集

附录E 如何自制8051单板

附录F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内容

附录G IO51控制板窗口版驱动程序使用说明

单片机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一、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2个)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机Y-△启动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2)启动时间为3秒;3)由按键设置电动机Y-△运行、停止。 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要求:1)控制器为单片机,电压输出范围为0-10V,电压精度为0.1V;2)通过数码管显示电压值;3)由按键设置电压值。 二、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 毕业设计用到的主要软件(及功能):Keil 51(源程序编译),Proteus(电路仿真),AutoCAD(绘图), Visio(绘流程图), Protel 99SE(原理图电路设计,PCB板制作) 三、单片机方面毕业设计要求 1、学会编写程序(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用Keil 51软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2、学会用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仿真。 3、在写毕业论文时,学会用Word、AutoCAD, Visio,Protel 99SE等软件对程序流程图、电路原理图等进行绘制。 相关答案 ↓位朋友,以51单片机为例。51现在很多都是用仿真器来进行在线调试的,而每个公司的仿真器都会有自带的编程软件,当然,跟keil是差不了多少的。 步骤大体如下: 1.新建,进行程序的编写 2.连上仿真器或烧写器,这一步有可能要对仿真器或烧写器进行设置,具体可看它们的使用说明 3.对程序进行编译,这一步会自动检测你的程序有没错,如果有错,是不能进入下一步的.如果你用的是仿真器,这一步编译成功后就可以直接运行进行在线调试了。 4.如果用的是烧写器,那就进行烧写 各个软件和调试方法会有些不同,但大体就是这样,一些调试工具的说明书也有很详细的说明。 学参数测量技术涉及范围广,特别是微电压、微电流、高电压以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的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低成本仪表在测量电压、电阻时都采用手动选择档位的方法来转换量程。在使用中,当忘记转换档位时,会造成仪表测量精度下降或损坏。 现代电子测量对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量程无档自动量程转换电压表和电阻表是在保证测量精度不下降的前提条件下省去手动转换量程的工作,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 单片机 的智能多用表。该表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直流电压、电阻和直流电流的测量。测量电流部分采用了简单的I/V转换电路完成测试;测量电压部分结合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构成程控放大器,实现了自动量程转换;测量电阻部分也由模拟开关CD4051和运算放大器OP07相结合,在单片机控制下完成了自动量程转换。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最终测量信号都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12位A/D转换器TLC2543进行采集,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数据处理后通过LCD(12864)显示出来,测量结果还可以由带有串行EEPROM的CPU存储器和监控器的X25045进行多个数据保存。 关键词:TLC2543 自动量程转换 程控增益放大器 电压 电阻 电流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5 1. 1 概述 5 1. 2 智能仪器/仪表国内外发展概况 5 1. 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第二章 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8 2. 1 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 8 2. 1. 1 仪表功能 8 2. 1. 2 性能指标 8 2. 1. 3 本机特色 8 2. 1. 4 系统使用说明 9 2. 2 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9 第三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3. 1 量程选择的设计与论证 11

单片机绪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耐心阅读,谢谢。

本文标签:单片机绪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