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ATmega8L管脚图:
单片机ATmega8L各个管脚说明:
1、2脚:天线端。
3、4脚:增益调节端,调节外接电阻可调节灵敏度,即调节检测距离。
5脚:触发禁止控制端,当5脚电压0.3UDD时,禁止触发;当5脚电压0.3UDD时,允许触发。
6脚:接电源滤波电容器端。
7脚:电源负端USS。
8脚:重复触发控制端,8脚为高电平时,允许重复触发;低电平时,不允许重复触发。
9、10脚:输出延迟定时器外接电阻器端。
11脚:控制信号输出端,高电平有效。
12、13脚:输出封锁定时器外接电阻器端。
14脚:电源正端UDD。
工作时,先由ATmega8L的发射电路发射微波功率,通过接于1,2脚的天线向外发射微波,遇到移动物体被反射的微波信号由RD9481的1,2脚天线接收。
经微波接收电路、多普勒预处理放大器OP1放大,再由选通放大器OP2放大,送到由比较器组成的双向鉴幅器,鉴别出有效触发信号UB。COP1为比较器,当UC0.3UDD时,COP1输出低电平,通常与门电路亦输出低电平,禁止UB向下级传送。有移动物体时,UB变为高电平,与门电路亦为高电平,启动状态控制器,UO输出高电平。
ATmega8L的8脚接低电平时,为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在延迟时间内任何移动的物体信号均不起作用,直到延迟结束。延迟结束时,UO变为低电平,同时启动封锁定时器,在封锁定时时间内,任何移动信号均不能使UO变为高电平,从而提高了模块的工作可靠性。
8脚接高电平时,为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移动的物体信号UB可重复触发,使UO变为高电平,并在延迟时间内一直保持。
8051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
首先我们来连接一下单片机的引脚图,具体功能在下面都有介绍。
单片机的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⒈ 电源: 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
⑵ VSS - 接地端;
⒉ 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 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⑴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①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②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⑶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⑷ 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①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② 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单片机的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1、电源:
(1)VCC - 芯片电源,接+5V;
(2) VSS - 接地端;
2、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3、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1)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2)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3)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4)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扩展资料:
80c51单片机简介:
MCS-51具有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SFR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丰富的控制功能指令统,为MCU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MCS-51系列的典型芯片是80C51(CHMOS 8051)。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制造商已经开始以80C51为代表的8位微控制器的开发,如飞利浦,达拉斯,ATMEL等。我们将这些公司生产的80C51兼容微控制器称为80C51系列。
特别是近年来,80C51系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主要是为了提高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如高速I / O口,ADCPWM,WDT,低电压,微功耗,电磁兼容性,串行扩展总线和控制网络总线。
此外,ATMEL公司开发的89CXX系列将闪存(EEPROM)集成到80C51作为用户程序存储器,不改变80C51的结构和指令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
电子工程世界----80C51区别及引脚功能资料介绍
百度百科---51单片机
单片机控制器引脚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您花时间阅读,谢谢。
本文标签:单片机控制器引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