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样的:
1、检查数码管是共阴还是共阳,A表示共阳,K表示共阴。或者直接给公共端接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段码端一部分接高电平,一部分接低电平,这样数码管亮的话看公共端接的是高还是低电平就可以判断了。
2、看你接的限流电阻是不是太大,大于1K的值有可能不亮,最好不要接限流电阻。做实际的实物电路再加上470欧姆。
3、是不是接到51单片机的P0口了,接到P0口必须加上拉电阻,否则不会亮。
4、如果是程序控制数码管,注意延时时间的长短,太短会看不到亮。
代码如下:
#include 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data P0 //P0口宏定义
/* ***************************************************** */
// 数码管位选数组定义
/* ***************************************************** */
uchar code leddata[] =
{ 0x3F, //"0"
0x06, //"1"
0x5B, //"2"
0x4F, //"3"
0x66, //"4"
0x6D, //"5"
0x7D, //"6"
0x07, //"7"
0x7F, //"8"
0x6F, //"9"
0x77, //"A"
0x7C, //"B"
0x39, //"C"
0x5E, //"D"
0x79, //"E"
0x71, //"F"
0x76, //"H"
0x38, //"L"
0x37, //"n"
0x3E, //"u"
0x73, //"P"
0x5C, //"o"
0x40, //"-"
0x00, //熄灭
0x00 //自定义};
};
/* ***************************************************** */
// 位定义
/* ***************************************************** */
sbit du = P1^7; //段选定义
sbit we = P1^6; //位选定义
/* ***************************************************** */
// 函数名称:DelayMS()
// 函数功能:毫秒延时
// 入口参数:延时毫秒数(ValMS)
// 出口参数:无
/*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 = 0; x z; x++)
for(y = 0; y 113; y++);
}
/* ***************************************************** */
// 函数名称:main()
// 函数功能:数码管静态显示
// 入口参数:无
// 出口参数:无
/* ***************************************************** */
void main(void)
{
uchar i;
we = 1;//位选开
data = 0x00;//送入位选数据
we = 0;//位选关
while(1)
{
for(i = 0;i 16 ; i++)
{
du = 1; //段选开
data = leddata[i]; //送入段选数据
du = 0; //段选关
delay(500); //延时
}
}
}
扩展资料
对于74HC573,形象一点,我们只需要将其理解为一扇大门,只不过这扇大门是单向的,其中11引脚(LE)控制着门的开、关状态,高电平为大门打开,低电平为大门关闭。
D0-D7为输入,Q0-Q7为输出,在LE = 1,即输入高电平时,输入端=输出端,输入是什么,输出也就原封不动的输出;在LE = 0 ,即输入高电平时,大门关闭,实现锁存,不再输出。了解之后,我们按照电路图,来进行编程,代码实现。
在实现数码管的静态显示中,用到了两个锁存器,两个I/O口,P1.6和P1.7,分别是位选和段选。
首先定义了个数码管位选数组,也就是十六进制代码,这便是后来数码管显示数字的核心,接着,用 sbit 定义了位选和段选端口,分别是 P1.6 和 P1.7 ,定义了一个延时函数,其实这一串代码很有意思,开关开关思想,贯穿始终。
首先把位选打开,送入位选数据后,关闭锁存器,实现锁存,进入循环,随之打开段选锁存器,送入段选数据后,再次关闭段选。
接下来,这个延时操作对于实际看到数码管的显示效果特别重要,因为程序在段选后之后,会马上消隐,显示的时间之后几个微秒,这显然不太合理,需要在关闭段选后加上延时,这样一来,才会让每位数码管亮度保持均匀。
单片机驱动数码管显示,高位数0消隐方法,在数码管驱动函数中加一个高位0判断(若是有多位数的高位还可以设置一个高位0标志),若为0则显示消隐码(共阴为00H,共阳为0FFH,)就可以了。
数码管的驱动和LED灯点亮相同,一个数码管就是8个LED灯构成的,一次同时点亮数码管中的多个LED,就显示成数字了,弄清楚数码管的构成,就很容易显示数字
下面是我一次回答,直接引用过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可以追问哦!
共阴极数码管的段编码。
数码管显示原理
我们最常用的是七段式和八段式LED数码管,八段比七段多了一个小数点,其他的基本相同。所谓的八段就是指数码管里有八个小LED发光二极管,通过控制不同的LED的亮灭来显示出不同的字形。数码管又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类型,其实共阴极就是将八个LED的阴极连在一起,让其接地,这样给任何一个LED的另一端高电平,它便能点亮。而共阳极就是将八个LED的阳极连在一起。其原理图如下。
其中引脚图的两个COM端连在一起,是公共端,共阴数码管要将其接地,共阳数码管将其接正5伏电源。一个八段数码管称为一位,多个数码管并列在一起可构成多位数码管,它们的段选线(即a,b,c,d,e,f,g,dp)连在一起,而各自的公共端称为位选线。显示时,都从段选线送入字符编码,而选中哪个位选线,那个数码管便会被点亮。数码管的8段,对应一个字节的8位,a对应最低位,dp对应最高位。所以如果想让数码管显示数字0,那么共阴数码管的字符编码为00111111,即0x3f;共阳数码管的字符编码为11000000,即0xc0。可以看出两个编码的各位正好相反。如下图。
令附共阳、共阴编码
阳:
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
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
阴:
u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dp,g,f,e,d,c,b,a
//0 0 1 1 1 1 1 1.阴0
//1 1 0 0 0 0 0 0.阳0(互为相反)
具体的原理可以数字电子技术,教材上都做了详细的分析。 参考资料:
单片机共阴极数码管显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您耐心阅读,谢谢。
本文标签:单片机共阴极数码管显示